發布時間:2022-01-19 11:04 瀏覽量:1158次 發布者:本站
院士是各領域科技發展的開拓者、領航人,對于有著179名湘籍院士的湖南來說,發展“院士經濟”成為今年省兩會上的一個熱點話題。
此次省兩會上,省政協經濟界別提交集體提案《打造“院士小鎮” 發展“院士經濟”》,建議將打造“院士小鎮”上升為省級重大決策。
1月17日,在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聯組討論中,省政協常委、省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主任,省遠景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吳金明在發言時,建議我省搶抓“院士經濟”機遇,推進建設“院士小鎮”,聚集國內院士資源及其產業轉化成果,打造高端的創新發展引擎。
發揮湘籍院士優勢,助力打造“三個高地”
湖南“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實施院士引領創新產業計劃,籌建湘籍院士產學研園區,支持聯合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
“目前,‘院士經濟’已成為地方科技引領產業創新的重要驅動力,對促進地方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吳金明介紹,2016年,山東省開始建設青島國際院士港,浙江省建設了烏鎮院士智慧谷,大力招引院士開展科研和成果轉化。


就我省而言,目前引進院士主要由地方政府或企業“唱主角”。吳金明認為,院士主要在點對點上、對某個企業或技術發揮作用,缺乏整體聚集資源、統籌核心技術研發轉化的省級平臺。同時,省內院士資源打通不夠,在互相提供技術服務、大數據計算等方面存在“孤島”現象。我省引進院士的政策還停留在零星、分散舉措層面,缺乏統籌院士資源的省級戰略及匹配政策,存在院士智力效能流失隱患等問題。
長期從事科技經濟產業研究的湖南大學教授賀永強,也深知搶抓“院士經濟”競爭激烈,形勢緊迫。由其團隊率先創意和謀劃在我省建設“六位一體”院士小鎮,并模擬以長株潭地區為項目建設落地區編制了可研報告。
“經過前期對產業發展、研發基礎、交通區位、康養條件4個方面的量化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后,我們認為長株潭地區多地具備承載建設‘院士小鎮’相對較好的區位條件。”賀永強說。
在省科協副主席張輝學看來,科技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湘籍院士數量居全國第四、中部第一,在湘院士44人。從集聚院士作用激發全省科技創新活力上來看,建設“院士小鎮”可鏈接院士超級智囊到湘,更好地落實國家科技創新與我省“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

建議將打造“院士小鎮”確立為省級重大決策
“湖南要打造‘三個高地’,必須充分發揮湘籍院士的優勢,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吳金明認為,湖南建設“院士小鎮”,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經過前期調研,此次省兩會上,經濟界別提交集體提案,建議將打造“院士小鎮”上升為省級重大決策,建立聚集院士資源、統籌核心技術研發轉化的省級平臺,在政策配套、機制探索、方式創新上給予重點支持,大力發展“院士經濟”。
“‘院士小鎮’建設地,既要考慮實現院士專家人才與湖南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又要考慮院士人才對康養環境、居住環境、辦公環境等多方位的需求。”吳金明建議,在長株潭都市圈范圍,特別是在大科城或長株潭“綠心”邊緣地帶,建設“院士小鎮”,融合我省“3+3+2”產業體系,建成集院士研發、小試、中試、會展、體驗、交易、轉化、康養于一體的高科技創新聚集區。以產學研項目為紐帶,突破關鍵技術,就地轉化院士產業成果,創造我省首個“院士經濟”引領區,從集聚院士團隊資源、科研保障、中試基地、成果推廣等方面給予全方位幫扶服務。
相關新聞
1764
4037
2436
3422
10821
2158
1185
1401
1284
1311
1077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