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8-31 03:16 瀏覽量:1427次 發布者:本站
編前語
當前,國家“中部崛起”戰略背景下,中部6省競爭激烈。根據2018年上半年GDP數據,總體而言,河南的中部龍頭地位較為穩固,湖北對湖南的優勢逐年擴大,安徽與湖南的差距在逐年縮小。
遠景智庫認為,數據背后說明湖南省經濟發展水平不容樂觀。我們一定要牢固樹立危機意識,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不陶醉以往的成功與成就,持續不斷地開放創新,才能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國家統計局公布了31省份上半年GDP數據。從經濟總量來看,廣東、江蘇上半年GDP超過4萬億元,位居前二;從經濟增速來看,16省份GDP增速超過全國增速。
湖南省2018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高質量發展態勢逐步顯現。上半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4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8%,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1.0個百分點。
31省份2018上半年GDP數據對照表 | ||
| 省份 | GDP增速 | GDP總量(億元) |
| 貴州省 | 10.00% | 6632.86 |
| 西藏自治區 | 9.80% | 615.86 |
| 云南省 | 9.20% | 7008.86 |
| 江西省 | 9.00% | 10124.53 |
| 陜西省 | 8.60% | 10702.55 |
| 安徽省 | 8.30% | 14263.97 |
| 福建省 | 8.20% | 14840.93 |
| 四川省 | 8.20% | 18327.01 |
| 河南省 | 7.80% | 22244.51 |
| 湖北省 | 7.80% | 17958.17 |
| 湖南省 | 7.80% | 16405 |
| 寧夏自治區 | 7.70% | 1603.58 |
| 浙江省 | 7.60% | 25674.27 |
| 廣東省 | 7.10% | 46341.93 |
| 江蘇省 | 7.00% | 44863.52 |
| 上海市 | 6.90% | 15558.15 |
| 北京市 | 6.80% | 14051.23 |
| 山西省 | 6.80% | 7482.75 |
| 山東省 | 6.60% | 39658.06 |
| 河北省 | 6.50% | 16600.54 |
| 重慶市 | 6.50% | 9821.09 |
| 廣西自治區 | 6.20% | 8762.63 |
| 青海省 | 5.90% | 1196.99 |
| 海南省 | 5.80% | 2434.88 |
| 遼寧省 | 5.60% | 11383.28 |
| 新疆自治區 | 5.60% | 4892.47 |
| 黑龍江省 | 5.50% | 6240.62 |
| 甘肅省 | 5.00% | 3497.62 |
| 內蒙古自治區 | 4.90% | 7776.67 |
| 天津市 | 3.40% | 9927.6 |
| 吉林省 | 2.50% | 6299.07 |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上半年中部六省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增速跑贏或持平在全國平均水平(6.8%)。經濟總量河南省繼續保持2萬億級別,以2.224萬億的成績占據龍頭地位。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均以1萬億級別緊跟其后。經濟總量分別為1.796萬億、1.641萬億、1.426萬億、1.012萬億。
經濟增速上,六省均超越或持平全國平均線。其中,江西省以9.0%的成績位列六省第一。安徽省增速8.3%,排名第二。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以7.8%的成績,并列第三。山西墊底,增速為6.8%。此外,河南省、安徽省和山西省經濟增速同比去年有所放緩,分別回落0.4、0.2和0.1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中部六省的經濟格局是,榜首河南超過第二名湖北4286億元。湖北與第三名湖南的經濟總結大體相當,上半年湖北GDP為17958億元,湖南GDP為16405億元,二者相差1553億元。但湖北對湖南的優勢逐年擴大。
2016年上半年,湖北GDP超湖南501.26億元;2017年上半年,湖北GDP超湖南595.88億元,2018年上半年優勢擴大了一倍以上。第四名安徽與湖南的差距在逐年縮小:今年上半年,安徽GDP為14264億元,與湖南相差2141億元;而2017年同期,差距為2630.1億元;2016年同期,差距為2585億元。
上半年安徽經濟增速也略快于湖南。總體而言,河南的中部龍頭地位較為穩固,湖北對湖南的優勢逐年擴大,安徽與湖南的差距在逐年縮小。
省內各版塊不平衡發展加劇。2018年上半年我省長株潭地區、湘南地區、洞庭湖地區經濟增速均同比加快,
■ 長株潭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79億元,同比增長8.4%,GDP總值、增速均領跑全省。
■ 洞庭湖地區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僅次于長株潭地區,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34.9億元,同比增長7.8%。
■ 湘南地區經濟增長較快,衡陽市、郴州市、永州市上半年GDP增速全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 湘西地區經濟發展則有所放緩,上半年實現GDP2706.5億元,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湘西地區與其他地區的發展差距持續拉大,加劇了我省各版塊不平衡發展的現狀。



上述綜合數據分析表明,湖南經濟發展面臨困難和挑戰。那我們應該怎樣正確認識、把握、處理湖南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此,我們采訪了致公黨中央經濟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人民政府智庫專家、湖南省遠景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北冰教授,他提出了5大方面建議。

一、強化創新驅動,加快動能轉換步伐
要緊緊圍繞經濟發展高質量要求,著力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我省制造業優勢,大力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奮力解決產業結構性問題,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切實提升我省制造的創新力和競爭力。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努力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的效益效率。大力推進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進一步強化金融監管,嚴控金融領域風險。
二、推進項目建設,持續優化供給體系
當前我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勢頭良好,“五個100”工程項目建設總體順利。下半年必須圍繞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五個100”工程。拉動產業投資和民間投資,拓展新興優勢產業鏈,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要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持續發力推進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圍繞傳統產業升級,推進工業項目和技改項目建設。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優勢產業鏈條,招引一批補鏈、強鏈項目,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加快在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推進一批補短板、強弱項的重大項目建設,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三、補齊產業短板,激發工業發展活力
發揮區位優勢,做好“一帶一部”文章,圍繞優勢產業鏈建鏈、補鏈、延鏈,錯位發展產業集群。要加大力度強化與“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國制造2025”等對接,不斷提升產業規模和質量效益,推動產業發展向中高端水平邁進,走出一條符合湖南工業發展實際的新路子。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引導企業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技術改造的力度,加大“三去一降一補”、招商引資、人才引進和培養、對外開放、業績考核和產業政策研究的力度。
四、分類定向指導,促進地區間平衡發展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構建以城市群為主體的新型城鎮格局。抓住關鍵地區,統籌整合地域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各地經濟,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縮小各地區之間發展差距,促進全省各地區經濟平衡、健康、持續發展。其中加大市州分類推進力度,抓好問題項目協調,推進在建項目搶抓黃金期,幫助落實生產條件,盡快發揮項目效益尤為重要。
五、破解要素制約,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深入落實放管服審批改革,對標浙江、湖北等地抓好營商環境改善,強力推進“一張網”審批辦理,加快實現“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加快推進園區改革,按照“應放盡放、能放盡放”原則,擴大下放園區事項和權限,確保實現各類“園區事園區辦結”。支持園區開展相對集中行政審批權改革試點,實現“一個印章管審批”。同時要學習天津、福建等省構建良好營商環境的理念與經驗,努力營造尊商、崇商、暖商、穩商、寬松、平安的湖南環境。讓企業家們在湘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歸屬感!從而匯聚成一股共建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強大洪流。

相關新聞
1764
4037
2436
3422
10821
2158
1185
1401
1284
1311
1077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