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中文网,久久天堂av,日韩在线播放网址,国产午夜激情,色伊人久久,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野,久久久久av

遠景動態 遠景動態

(視頻)令人期待的“湘中智谷”,如何刷新邵陽速度?

發布時間:2019-05-17 10:52 瀏覽量:992次 發布者:本站

導 語


“邵商”是湘商的第一勁旅,與溫商齊名,被同稱為“中國的猶太人”。明清時期,邵陽商人以“吃得苦、霸得蠻、重義氣、講誠信”的品格,在外地修碼頭、開商埠、闖天下。


膽識、勤勞、創新、團結,是邵商的標簽。目前,全球邵商達100萬之眾,擁有4萬億元資產,2萬多家規模以上企業,涵蓋100多個行業和領域。

 

邵商和他們背后的企業、項目,是邵陽市承接產業轉移的獨特優勢。自2015年以來,邵商回湘投資項目超過800個,投資總額超過2500億元。邵陽湘商產業園建設領跑全省,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主戰場。

 

發揮人脈優勢,打造和用好“邵商”平臺,這成為邵陽在承接產業轉移、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要著力點。與此同時,圍繞“產業興邵”,邵陽聚焦先進制造業、智能制造產業,刷新了“邵陽速度”。


5月15日至16日,省政協副主席胡旭晟率調研組赴邵陽市圍繞“推進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融合發展”課題展開調研。調研組一行走訪了邵陽市、邵東縣、新邵縣、隆回縣的相關園區和多家企業。

微信圖片_20200207103424.jpg


微信圖片_20200207103429.jpg

“邵十條”

 

2018年,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正式獲批——邵陽首度納入示范區。對于邵陽領導班子來說,這個機遇被認為是四十年前啟動改革開放、1992年南巡講話改革升溫一樣的重大戰略和歷史機遇。

 

“我們把它作為全市的‘一號工程’、產業發展的頭等大事和招商引資的‘一號菜單’。”邵陽市副市長彭華松說。

 

在全省開放強省暨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推進大會后,邵陽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和工作專班,抓緊時間編制邵陽承接產業轉移的具體規劃和工作方案,明確“路線圖”和“時間表”。

 

值得注意的是,邵陽為打造承接平臺、優化營商環境、降低營商成本,出臺了以“零收費、跑一次、免打擾、全賠償、標準地、總測繪、免擔保、投股權、保用工、扶升級”為主要內容的“邵十條”,引發了社會主體、廣大客商的廣泛關注和贊譽。

 

一組數據直觀顯示:2019年一季度,邵陽全市產業投資同比增長54.4%——這一數據排名全省第一。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63.8%,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70%——這一數據遠高于全省第二名。

 

“湘中智谷”的中部驚喜

 

走進邵陽經開區,無塵化工廠、智能化生產線以及互聯化管理令調研組印象深刻。

 

在拓浦精工智能制造(邵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無人駕駛的自動運裝車在車間仿佛靈活的“小人兒”自由行駛,它們能自動運載貨物到被輸入指令的地點,有著整齊的行駛軌跡,不會發生“車禍”,亦能自動識別障礙物。

 

拓浦精工主要是生產智能廚房小家電和智能清潔電器,產品品牌包括夏普、松下、惠而浦、小米等十幾個大品牌。“常規車間需要200號人力,而在這里只需要40個人。”據企業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生產線按照工業4.0標準設計,實現自動化、信息化、互聯化、智能化生產,填補了省內高端廚電產品整裝生產的空白。


邵陽一方面通過“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推進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一方面通過引進彩虹特種玻璃、拓浦精工家用廚電、亞洲富士電梯、銳科機器人、慕容智能家居等一批新興企業,為產業結構轉型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承接產業轉移,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特種玻璃(顯示材料)產業成為邵陽最具成長性和最具競爭力的重點產業。

 

2018年,邵陽市先進制造業和智能制造產業發展來勢強勁,全市承接沿海產業轉移企業500余家,完成產業投資680億元。

 

按照邵陽的思路,堅持重點突破,邵陽將重點支持彩虹特種玻璃與世界頂級特種玻璃開展深度合作,引進上下游配套產業,打造“中國特種玻璃谷”;同時將緊緊抓住智能制造這個核心,打造智能家電、智能五金、智能機器人三大智能制造產業園。

 

微信圖片_20200207103447.jpg

令調研組一行感到“驚喜”和“震撼”的,還有位于邵東縣經開區的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

 

邵東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是邵東縣傾力打造的智能制造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以舉辦昭陽智能制造大講堂為起點,充分發揮智能制造宣傳隊、智囊團、助推器的作用,加速推進由“邵東制造”向“邵東智造”“邵東創造”的轉變。

 

“把先進的‘智造’技術與市場對接,全方位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省政協副主席胡旭晟認為,用好這個孵化平臺,對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智能制造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未來將輻射邵東、邵陽、湘西湘南以及整個湖南——真正讓邵陽成為國家級智能制造領域高端人才聚集區、技術研發核心區、成果轉化先行區、創新創業示范區。

 

交通網絡短板明顯,園區配套依舊不足


機遇與挑戰并存,邵陽也面臨著諸多困難。

 

雖然邵陽從市本級到縣區都建立了省級工業園,但園區的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還不完善,承接承載能力有限。特別是新開辟的片區,由于建設資金短缺,水電路氣和污水處理等管網配套不足,滿足不了園區企業的生產需要。園區住宿餐飲、交通出行、子女就學等生活配套設施更加不全。

 

邵陽有830萬人口,是湖南省第一人口大市,勞動力數量超過500萬,但是,在邵陽很多企業依舊存在用工不足問題,留不住勞動力讓一些企業主很傷腦筋。

 

現代交通網絡短板在邵陽依舊明顯。嚴格意義上講,邵陽沒有一條經過市區的高鐵,懷邵衡鐵路、婁邵擴改開行的也僅為動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鐵。呼南高鐵邵永段亦遲遲未能開工建設——這條線路將有利于南接正在規劃的永州經清遠至廣州高鐵,加快形成湘粵第二高鐵通道,加速邵陽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承接和發展對接。

 

胡旭晟表示,邵陽要有高度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抓住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重要發展機遇,特別是緊緊把握2到3年的窗口期。要進一步明細操作路徑,進一步摸清大灣區產業發展的脈搏,用好人脈的橋梁,利用好異地商會、同鄉會等資源,提高組織化程度,把握好產業配套關鍵鏈條,從量和質兩方面抓好落地項目的深度延伸,切實為落地企業排憂解難,善于宣傳造勢,打造國際性的展會平臺和賽事。

 

 


圖文 | 《文史博覽·人物》 記者 黃璐

視頻 | 賀彥 黃璐 沐方婷

轉載注明:“力量湖南”(lilianghunan)微信公眾號

 
微信圖片_20200207103454.gif


相關新聞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