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中文网,久久天堂av,日韩在线播放网址,国产午夜激情,色伊人久久,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野,久久久久av

遠景觀察 遠景觀察

江浙鄂徽魯等省市產業經濟對比調研啟示

發稿時間:2024-11-04 01:24:04 來源: 瀏覽量:261次

青島前港灣.jpg
山東青島港口


又到山東。
這是我在一月之內第二次到山東(參加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濰坊實踐論壇)。這樣的經歷同樣在江蘇發生,8月15日-16日到蘇州,9月12日-13日又到蘇州。事實上從7月份到現在,3個月內奔波于湖北、西藏、深圳、山東、陜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9省市以及常德、張家界、寧鄉等地調研學習。

調研證實了近日中央高層會議的判斷: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市場潛力以及韌性仍然強勁,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國際環境不穩定、不確定,難以預料因素增長,國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市場消費疲軟,企業經營壓力較大。我們必須客觀地看到這些經濟形勢,正視困難,切實增強經濟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基于三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能走弱,實現全年實際GDP5%左右增速目標存在挑戰,預計三季度我國實際GDP同比增速在4.4%-4.6%之間,考慮到四季度各種不確定性增多,名義上的GDP增速可能進一步回落。當然,今年下半年中央一系列利好政策出臺,將助力全年經濟目標得以實現。

調研也給了我們許多啟示:一些地方的經濟發展、一些企業高成長或低迷有必然的規律性,也有不確定的多面性,呈現出復雜多變的場景。你難以想象地處鄂西的襄陽,一個省轄地級市,一個不靠海不沿邊史上被稱為老少邊窮的低山丘陵地區,居然成為了湖北省第二大經濟體:2023年GDP達5843億元,人均GDP為11.1萬元;今年上半年GDP為2760.02億,估計今年實現GDP6000億元無礙,居中部非省會城市首位。襄陽這些年在產業結構上并沒有大的變化,依舊在裝備制造業、農產品深加工、汽車零配件做文章。在如今大多數城市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或未來產業時,他們更注重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在紡織、鋼鐵、水泥、化工等傳統產業領域做到“老樹開新枝”。尤其是上世紀60年代落戶襄陽的40多家“三線企業”,沒有采取“一刀切”關停并轉賣,而是全力幫助企業挺過難關,走出困境。襄陽市委書記王祺揚告訴我們:因地制宜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是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大法寶。比較優勢理論告訴我們,地處內陸的襄陽,雖然缺乏地理位置優勢,但他們揚長避短,發揮傳統制造業的優勢,推動裝備制造和農產品深加工,使其得以在特定領域取得顯著增長。

襄陽古城.jpg
湖北襄陽古城

江蘇無錫、山東濰坊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2023年無錫市傳統紡織業排在六優勢產業集群之內,去年實現了15667.86億元總產值。濰坊傳統產業規模3000億元的動力裝備產業躋身全國先進制造集群;2000億元的食品加工產業領跑山東;4000億元規模的高端化工產業30種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弘潤石化精細化全面轉型,得利斯成為山東現代農業“航母型”企業。

無錫高新區,圖源: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jpeg
無錫高新區

當前有些民營企業日子不好過,但也不是所有地方、所有企業都是冬天。走進合肥科大訊飛大廈,一家從事智能語言及語言技術研發的AI軟件企業,科技感、現代感、時代感撲面而來。科大訊飛2023年實現營收196億元,較上年增長4.4%,實現歸母凈利潤6.57億元,較上年增長17.12%;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3.25億元,同比增長18.91%。濰坊歌爾也是如此。這家從事聲光電精密零組件、智能聲音整機、智能硬件的高科技企業,被李強總理稱為“響當當的山東好品”。2024年上半年實現總產值403.82億元;歸母凈利潤12.25億元,同比增長190.44%。

微信圖片_20241031165255.jpg
合肥科大訊飛
微信圖片_20241031165245.jpg
濰坊歌爾

上述兩家民營企業給我們留下重要啟示:一、科技創新是推動民營企業發展的關鍵;二、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導是保障;三、產業鏈完善和集聚效應同等重要;四、企業應具備戰略定力與長期主義。這些啟示體現了結構轉型理論內核,就是要加快企業由傳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型。

近年來社會上也有一些雜音,總認為國企體制僵化、決策程序繁瑣、競爭機制不強、效率低下、盈利能力和利潤率不及民企、創新不足。要素稟賦理論指出,國企往往在基礎設施和重工業等資本密集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資源優勢。調研觀察,我國大多數國企是優質的,有的還很長壽。山東是國企大省,在經濟發展中占有重大比重和重要位置,對經濟的貢獻度、國民的凈資產收益率和國有資本回報率均有顯著提升。2023年省屬企業實現營收23504.4億元,同比增長8.9%,利潤總額1064.5億元,同比增長12%。

無論是資產規模居首位的山東高速集團(資產額為15688.88億元),還是排在第二位的山東能源集團(資產總額為10068.51億元),都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有序前行。排第三位的山東重工集團(資產總額為5362.35億元),2023年實現總產值5100億元,同比增長33%。旗下濰柴動力就實現了營收2139.58億元,同比增長22%,20年間營收增長33倍(2004年64億),從單一的發動機企業成長為整車整機動力系統為核心的工業裝備集團;海爾集團全球營收達3506億元,其中在山東營收達1498億元,利潤總額252億元;海信集團全球營收達1835億元,利潤總額122億元,同比增長20.4%,其中海外收入757億元,自主品牌占比超過83%。

濰柴,圖源齊魯網.png
濰柴動力

山東省27個省屬國企資產總額為58524.12億元。今年上半年這些企業累計實現1.21萬億元。山東國企發展的較強韌性與活力,充分說明了國企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力量和頂梁柱作用。把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全省一盤棋,引導各地發揮比較優勢,在專業化、差異化、特色化上下功夫,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壯大優質企業群體,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綜上,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兩個毫不動搖”的重大意義,也充分證明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定海神針。

海信國際中心,圖源:中國企業家雜志.jpg
山東海信集團

營商環境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我近年來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蘇州、張家港、昆山這些營商環境標桿城市毋需贅述,無錫營商環境持續優化7.0升級版更不必多加遑論。

地處山東半島中部,素有“膠東走廊”之稱的濰坊,2023年GDP達7606.01億元。今年上半年過5000億,同比增長6.2%,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擁有“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其現代化農業水平居全國第一,規上工業產值和營收雙過1.1萬億元,入選全國首批20個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全國首批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城市。濰坊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也讓世人刮目相看。

走在濰坊街區,無比驚訝和震撼,沒想到一個地級市,如此現代、大氣、文明、規整、干凈,一條難以望到頭的濰縣中路居然雙向8車道,這還不算行人道、綠化帶,道路寬幅估計近60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濰坊市利用城市邊角地、零碎地等“金角銀邊”,累計新建口袋公園597處,推動總量達到1075處,成為名副其實的“千園城市”。好的環境就像陽光、水、空氣,潤物細無聲。濰坊市委劉運書記告訴我,營商環境不僅是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還有人文環境、城市環境。只有具備完整的、系統化的生態環境,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企業家、科學家到濰坊投資、科研、興業。正因為濰坊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招商引資、招人引智、保障項目建設的“一號改革工程”,濰坊才成為享譽全國的投資沃土良田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硬核力量”。

濰坊日報.jpg
濰坊城區

寧鄉市作為湖南省內積極對標江浙地區營商環境打造的“優等生”,近些年依托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也在收獲豐盈的經濟碩果。2023年寧鄉市GDP達到1269.88億元,同比增長4.7%,2024年上半年實現GDP668.05億元,同比增長5.1%,分別高于全國、全省、長沙市0.1、0.6、0.6個百分點。在全國百強縣居16位,中部第三位。工業指標一路飄紅,2024年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5%,分別高于全國、全省、長沙市6.5、5.7、5.1個百分點。從上述有溫度的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到寧鄉從一個傳統農業縣蛻變成現代工業大市,通過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想在企業前,跑在項目前,從“保姆式”服務到“店小二式”服務,再到“股東式”服務、“策劃式”招商,我們既能看到寧鄉市學習江浙的影子,更能感受到自己創新驅動過程的重大變革。

寧.png
寧鄉工業園區

“春江水暖鴨先知”,營商環境的好壞,市場最敏銳。凡是生態環境好的地方,那里的經濟就充滿活力,那里的就業就比較充分,那里的招商引資、引人引智就充滿底氣。

“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外向型產業”也是今年調研的重點。利用在江蘇、浙江考察學習機會,特意走訪了江蘇省商務廳和浙江省商務廳。數據顯示,1-8月,江蘇實際使用外資148億美元,居全國首位,占全國比重達18.1%。今年上半年,江蘇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50億美元,占比較去年同期穩步回升3.8個百分點至38.1%;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63.7億美元,占比較去年同期明顯提升13.1個百分點至48.6%;高質量外資不斷涌入,共有87個項目列入全國重點外資項目清單,數量居全國前列。浙江省商務廳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240家,同比增長17.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0.5億美元。從行業看,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58.3億美元,同比增長55.2%,占全省實際使用外資比重達52.8%,這一占比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

浙江自由貿易.jpg
浙江自貿區杭州片區

對比湖南省數據:今年上半年,湖南省對外直接投資新增境外企業43家,新增中方合同投資額17.1億美元,同比增長1.6%,實際投資額14.0億美元,同比增長0.9%;全省合計使用外資30.0億美元,湖南自貿試驗區外商直接投資1.9億美元,同比下降24.3%。全省實現進出口總額2822.6億元,同比下降14.6%,其中:出口1643億元,同比下降28.2%;進口1179.6億元,同比增長16%;對非貿易額270.6億元,同比下降12.8%。

不難得出結論,跟沿海經濟大省相比,我省“外向經濟”存在落差、面臨挑戰。從區域經濟理論來看,湖南作為內陸省份在外向型經濟發展中受到區位劣勢的制約,但通過政策創新和區域經濟協同效應,可以縮小與沿海省份的差距。為此,提出四點建議:一、更大力度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全力破解政策對接難、工作推進慢等問題,確保實現政策有效對接、需求有效激發、活力有效釋放。根據“制度經濟學”理論,穩定、透明的政策環境能夠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減少外資的不確定性,提高投資回報預期。二、創新招商引資模式。緊盯新能源、智能科技等新興領域招引外資,重點市州加大外資項目儲備力度。三、積極培育新外貿增長點。湖南省外向型產業基礎相對比較薄弱,需要深入挖掘外貿增長潛力打響“差異化”優勢。從“動態比較優勢”理論來看,湖南在當前外貿發展階段應注重傳統產業的升級轉型,同時開拓新興市場和新興產業。如加快建設生物醫藥等7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瀏陽煙花省級外貿特色產業集群,推動特色產品、優勢產品“出海”。進一步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品質量和國際市場競爭力,形成內外貿一體化的外向型產業生態。四、強化對非貿易服務體系建設。湖南是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但在今年上半年,長沙、邵陽、衡陽等重點對非貿易市州均為負增長,湖南要打響“先行區”示范作用,需要進一步提高開放水平,結合非洲需求與湖南優勢深耕重點領域合作;支持企業開展產能合作建立海外生產基地等。

0.jpg
湖北宜昌調研
01.jpg
山東濰坊調研
02.jpg
江蘇蘇州調研
03.jpg
江蘇無錫調研
04.jpg
山東濰坊調研
微信圖片_20241031165215.jpg
安徽合肥調研
05.jpg

文 | 北冰  經濟學者、教授,省政協常委,遠景智庫院長、首席專家


文本標簽:

上一篇: 北冰:政協委員不是一個簡單的稱謂

返回
列表

下一篇:吳金明:中國經濟換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