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時間:2021-06-04 05:02:08 來源: 瀏覽量:2917次

當今時代一切都在變,變化、變向、變革;一切源自新,創新、革新、更新;一切皆可數,一切趨向化,數字化、智能化;一切全在融,融合、融通;無處不在,無處不生,無處不有,無處不用。在這樣的大變局中,湖南經濟發展走向何處?湖南經濟的高光點在哪里?
日前,經濟學者、教授、湖南省政協委員、湖南省智庫領軍人才、湖南省人民政府智庫專家、湖南省遠景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北冰在2021湖南省青商會“三高四新”戰略經濟趨勢及新消費發展主題分享沙龍,從多方面對“三高四新”戰略及經濟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解讀,帶領現場企業家“更早地看到未來”。
“三高四新” 戰略為湖南高質量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也為企業布局錨定了方向坐標。如何順應時代趨勢,把握未來浪潮?來聽聽湖南省政協委員、湖南省遠景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北冰的看法。
北冰認為“三個高地”的戰略定位,徹底改變了湖南在全國乃至全球經濟版圖中的發展位勢,重構了改革開放、科技創新與先進制造三足鼎立的關系,貫穿了新發展理念和統籌發展與安全的新思維,為實現湖南經濟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奠定了基礎,為構建湖南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找到了“總抓手”。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在擘畫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時,“三高四新”戰略的提出和實施,是湖南新發展階段具有全局性、指導性、根本性、長遠性的戰略謀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三高四新”戰略定位打破了我省歷史進程的“頻變期”;
“三高四新”戰略定位改變了湖南“農業大省”的外在形象;
“三高四新”戰略定位是滿足湖南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標引領;
“三高四新”戰略定位找到了我省經濟發展存在的差距與不足;
“三高四新”戰略定位推動了我省資源優勢的轉化;
“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加快了我省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形成;
“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加快了長株潭一體化進程。
北冰重點強調,“三高四新”戰略中每一個高地的打造、每一項新使命的踐行,都與構建新發展格局息息相關、緊密相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核心是“內需”,擴大內需是戰略基點;本質是“流動”,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產學研融通、國內國際市場聯通;特征是“開放”,雙向開放、雙向循環;動力是“改革”,靠改革創新打通循環的堵點、斷點、瘀點。
一方面,是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貫通起來。
目前我們既有供給質量、結構、體系不適應需求的問題,更有提升消費能力、釋放需求潛力的問題。因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主線,擴大內需是戰略基點。
拓展投資空間,加快基礎設施、市政工程、農業農村、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公共衛生、民生保障等領域短板,推動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支持有利于城鄉協調發展的重大項目建設繼續發揮關鍵作用。
其次,是要把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起來。
我省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特色優勢和短板弱項都比較明顯。目前我省已形成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發動機和電子信息、新材料的優勢產業集群,制造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90%,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電力機車產品占全球市場份額27%,工程機械營業收入占全國總量26%。全省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移動互聯網企業數量超過4萬家。我省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近60%。
但戰略性新興產業占GDP比重不到10%,科技成果轉化率也只有10%。總體上我省產業處于產業鏈價值鏈中低端。
因此,構建新發展格局,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基礎,科技創新是戰略支撐。聚焦“八大工程①”、“七大計劃②”,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第三,是要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緊密結合起來。
湖南有7300多萬人口的內需市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連續多年超過10%,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接近60%;對外貿易依存度近10.9%,遠低于全國31.8%,內需主導經濟循環的特征明顯。
順應商品消費高端化、消費結構服務化、消費方式網絡化、消費產品智能化、消費群體年輕化的消費升級趨勢,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發展服務消費,增加公共消費,促進綠色消費,鼓勵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將是重中之重。
因此,構建新發展格局,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重要支撐,核心是內需,基礎是消費,根本在收入。
第四,是要把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相互連通起來。
產業、人口、要素向城市、向城市群集聚,這是大趨勢和規律。長株潭地區常住人口超過1500萬,城鎮化率73.5%,以全省1/7的國土面積、22%的人口,創造了40%以上的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在全省的增長極作用日益明顯。特別是長沙市GDP占全省29%,極化效應突出。2019年我省城鎮化率達到57.22%,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階段。
但城鎮化發展必然帶來區域發展、城鄉發展不平衡。通過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構建“一核兩副三帶四區③”區域發展格局;通過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全面推進鄉村整形,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第五,是要把推進深層次改革和實行高水平開放協同聯動起來。
當前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于當年。改革更加注重從事物發展的全過程、產業發展的全鏈條、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出發來謀劃設計改革,不斷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放大改革綜合效應。
要聚焦“四大改革行動④”、“五大開放行動⑤”,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當前,長株潭一體化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北冰表示,今年以來,湖南省委省政府明顯加快了長株潭一體化的步伐。
4月10日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第三屆市委書記聯席會議在韶山召開,并共同簽署了《長株潭一體化發展2021年行動計劃》《關于深入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全面推進長株潭重大產業協同發展的意見》《關于長株潭三市保護生態環境、共建生態文明的實施意見》三個重要合作框架協議。
其中最具重大戰略意義是由長沙牽頭工程機械智能制造、先進儲能材料、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產業;由株洲市牽頭軌道交通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新材料產業;由湘潭市牽頭先進電傳動及風電裝備、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先進生物醫藥產業。三市產業布局已有明確的分工和協作,標志著長株潭一體化進入深度融合。
湖南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出現過多個發展戰略。總體上看基本上是沿著產業選擇和區域布局兩個維度來展開。
北冰認為,這些戰略都為湖南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從來沒有像“三高四新”戰略這樣明確、這樣具體、這樣有廣度與深度。使我省經濟社會在發展階段,戰略落點更準備、戰略路徑更清晰,戰略構想更飽滿。
“可以預見,只要我們抓住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我們一定能真正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就有可能挺進中國經濟第一方陣。”對于未來局面,北冰充滿了信心。
注釋:
①“八大工程”:先進裝備制造業倍增、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智能制造賦能、食品醫藥創優、軍民融合發展、品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提升、產業基礎再造等產業鏈建設;
②“七大計劃”: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基礎研究發展、創新主體增量提質、芙蓉人才行動、創新平臺建設、創新生態優化、科技成果轉化等科技創新;
③“一核兩副三帶四區”為:一核指大力推進長株潭一體化,打造中部地區崛起核心增長極;兩副指建設岳陽、衡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持岳陽建設長江經濟帶統籌發展示范區,支持衡陽建設現代產業強市;三帶指建設沿京廣、滬昆、渝長廈通道的三大經濟帶;四區指推動長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區域板塊協調聯動發展;
④“四大改革行動”:深化國資國企、投融資提質、要素市場化配置、“放管服”;
⑤“五大開放行動”:深入推進對接500強提升產業鏈、對接新絲路推動走出去、對接自貿區提升大平臺、對接湘商會建設新家鄉、對接北上廣優化大環境。
文本標簽: